脾脏肿大的程度与脾脏功能亢进的严重性完全一致吗?
发表时间:2015年01月05日 浏览次数:
不一致。正常人的脾脏从肋下不能触摸到,肝硬化时因门静脉高压,脾脏血液回流受阻,脾脏逐渐肿大,同时脾脏也发生增生性肿大,多为正常的2~3倍,肿大明显者,脾脏下缘可达到平脐或脐下水平,一般脾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肝硬化患者约有1/4的患者伴有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血吸虫性、酒精性肝硬化脾亢的发生率更高,脾脏越大发生脾亢的可能性也越大。脾亢的症状有脾肿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增生贫血等。脾亢发生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过去有一些学者认为脾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肝硬化时形成高压,脾脏充血肿大,使血液淤积在肝脏,从而血液机械性破坏增多,患者接受门腔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往往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也得到缓解。然而现在研究发现,也有少部分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始终无脾肿大,分流术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25%左右)脾亢未得到缓解,甚至部分肝硬化患者在分流术后发生脾亢。究其原因,可能是门静脉高压时肝脏侧枝循环开放,肠道一些抗原性物质不经过肝脏,避开了肝脏枯否氏细胞的监视、杀灭,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刺激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从而破坏血细胞,形成脾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