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通知公告 |
张杰
张杰,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三病区科秘书、治疗组组长,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直属党支部第二小组组长,曾任支部组织委员。安徽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成员(第十届)。 2007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熟练掌握神经病学的各项临床诊疗技术。擅长于肝豆状核变性等神经系统遗传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病,癫痫等发作性疾病,肌病和周围神经病,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的诊治。2013年9月~2014年12月、2016年7月~2018年6月跟随我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杨任民教授学习。2018年10月,代表医院至北京参加中国帕金森联盟大会,我院成为中国帕金森联盟成员单位。2019年1月~3月,至我院神经电生理室系统学习脑电图、肌电图与诱发电位诊疗技术。主持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重点基金项目1项,并参与多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课题以及省级、校级课题研究。迄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4篇。参编《神经系统疑难病历解析》(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肝豆状核变性》(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肝豆状核变性家庭护理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著作3部。 擅长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病,癫痫等发作性疾病,肌病和周围神经病,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及各种神经痛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论文: 1.张杰, 杨任民, 喻绪恩,等. Wilson病过度驱铜致铜缺乏周围神经病一例并文献复习[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 052(011):919-924. 2.张杰,胡纪源,马心锋,李宗亮,叶群荣,周志华,任明山,洪铭范,潘发明. 肝豆汤合驱铜疗法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4(1):14-16. 3.张杰,胡纪源,叶群荣,杜益刚,马心锋,赵静,陈后勤 . 中西医结合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16例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6):9-12. 4.张杰, 胡纪源. 肝豆状核变性构音障碍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 2013, 34(1):91-93. 5.宋彬, 喻绪恩, 张亮亮,石永光,张杰,沙从波,陈林. 以精神症状起病的PLA2G6基因突变帕金森综合征1例[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 v.45(12):52-54. 6.谢后林,张亮亮,喻绪恩,沙从波,石永光,陈林,宋彬,张杰. 伴预激综合征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5例临床病理分析[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9, v.35(09):95-97. 7.程春香, 许彬, 张杰,项尚,汪世靖,胡纪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继发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体会[J]. 当代护士旬刊, 2017(12):101-102. 8.叶群荣, 胡纪源, 王共强, 王训, 程楠, 张杰, 余静, 刘力生. Wilson病冻结步态25例临床分析[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6, 29(5):374-377. 9.王共强, 张杰, 叶群荣,胡纪源. Wilson病“精准驱铜”与金属内稳态的调控[J]. 医学研究杂志, 2016, 45(10):162-164. 10.项尚,胡纪源,叶群荣,张杰. 冻结步态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 2016, 37(012):1595-1597. 11.周志华,胡纪源,韩咏竹,叶群荣,程楠,王训,王共强,张杰,杨任民 . 胼胝体病变-肝豆状核变性的少见脑部影像学表现[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4, 22(3):301-306. 12.叶群荣,胡纪源,韩咏竹,杨任民,陈林,张杰,许亚运 . 惊愕性癫痫一家系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J]. 安徽医学, 2013, 34(10):1470-1473. 13.叶群荣,胡纪源,王共强,韩咏竹,饶娆,赵静,马心锋,张杰.Wilson病临床症状特征和中医证型分析[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2(4):34-37. 14.陈后勤,胡纪源,吴君霞,薛明月,刘庆云,马心锋,张杰.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尿酶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及分析[J]. 西部中医药, 2012, 25(9):117-119.
参编专著: 1. 《肝豆状核变性》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11 2. 《神经系统疑难病例解析》,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7 3. 《肝豆状核变性家庭护理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09
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1.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重点基金项目“Wilson病个体化诊疗的依从性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项目编号:2018SYLCZ02,2019/01-2020/12,5万元,主持人) 2.安徽中医药大学院内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放式基金一般项目)“肝豆状核变性驱铜治疗前后血清游离铜水平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项目编号:2014lckf02002,2014/08-2016/07,参加人) 3.安徽中医药大学院内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放式基金一般项目)“WD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评估研究”(项目编号:2014lckf02014,2014/08-2016/07,参加人) 4.安徽中医药大学院内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放式基金一般项目)“WD继发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项目编号:2014lckf02015,2014/08-2016/07,参加人) 5.安徽中医学院院内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放式基金一般项目)“针刺干预大鼠MCAO模型的GAP-43、SYN表达”(项目编号:2009LC3-003,2010/01-2012/12,参加人)
坐诊时间:
|